“女儿说我是理想主义者,理想可以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8月8日,怡园酒庄即将迎来20周年纪念日。怡园酒庄少庄主陈芳(Judy Chan)的父亲——老庄主陈进强先生亲自撰文,回忆中国精品酒庄的漫漫成长之路。
怡园酒庄二十周年要我写一点东西。酒庄经营上的事我已经多年不管,只能写点我心里的感受。
我父亲少年时代就下南洋谋生,几十年飘泊海外,新中国成立,父亲就打定主意,适当时要带全家迁回中国。家庭教育使我自小就很明确长大后要回国,人生目标就是“学好本领报效祖国”。1965年回国,一年后文革,于是失学。两年后又随着大潮下乡去。那时我不到18岁,没想很多,只对过早结束学生时代心有不甘。当我得知大学恢复招生,想上大学的愿望非常强烈。1975年那个年代,像我这样有海外关系,又非红五类的青年要上大学实在是很难。几经周折,我终于被招进山西太原工学院,梦想成真!我会一生都感激太原理工大学,也因此热爱山西,那里有我的母校,有我敬爱的老师,有我的同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我代理非洲的锰矿石、美洲的铜精矿大量卖到中国。有一天冶金部进出口公司的领导找我说:“国家外汇紧缺,冶金系统是耗外汇的大户,你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产品能出口创汇。”我第一时间想到山西的焦炭。几经努力我成功地打开了欧美日市场,一船几万吨整船整船地出口,焦炭一时成了山西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山西焦炭国内外需求殷切,导致山西遍地土法炼焦,污染得一塌糊涂。那时山西物资厅是我业务的国内主管单位,厅长、校友李建民大姐,是我尊敬的学长。她当面说:“你看山西污染成了什么样子!我们都是山西培养出来的,不能再这样糟蹋山西了,你能不能给山西引进不污染的行当?”
我因业务关系常到欧洲,法国朋友最爱带我到酒庄去喝酒吃饭,使我能体会到酒庄的美好,因而有了在山西建葡萄酒庄的念头。我请法国专家到山西论证山西生产葡萄酒的可能性,在山西到处选址,又带物资厅的人到法国实地考察葡萄酒庄。经过几年筹备,1997年怡园酒庄正式开工。
这个投资多数人是不看好的,甚至当成是笑话。山西人根本不喝葡萄酒,没有本地市场。要卖到外省或出口更不被看好,山西的环境污染已举世闻名,推销山西的酒难度很大。
那时国产葡萄酒几个大品牌占据了中国近90%的市场,产品大部份走大批量生产的路线,我却要做精品。朋友都劝我,国产葡萄酒出厂价只在十几、二十元之间,你那样做,成本很高,死定了!
我认为欧洲的酒庄是美好的,既然要给山西引进美好的东西就要做像欧洲那样的葡萄酒庄,而且要做中国最好的葡萄酒,就算眼前行不通,我相信将来山西会美好,中国人会欣赏美好的葡萄酒。
我拒绝给酒庄起洋名,也拒绝给外省品牌灌瓶做加工,既使当时山西正发生假酒毒死人的案件,使山西酒声名狼藉,我也坚持打山西品牌。我说中国人有句老话叫“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怡园葡萄酒就是山西的。
女儿说我是理想主义者,理想可以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怡园酒庄初期的经营状况只能用“惨淡”两字形容,这里不再赘述。没有陈芳的加入,我的理想早泡了汤。感谢女儿陈芳用智慧和毅力使我的理想能一步步实现!
润物细无声
中国葡萄酒业从不寂寞,各式各样的广告叫人目不暇给,那些五花八门的“概念”令你不得不佩服国人的想象力。
曾经折腾得很欢的公司,到如今只剩脑子里那点记忆。所有的折腾,只欠折腾出一款好酒。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一批优质的国产葡萄酒已悄然地浮了出来。
原来好酒也如知时节的好雨般,由那些“耐得住寂寞”的做酒人“润物细无声”地奉献给这个时代,奉献到国人、世人餐桌上。
当初我根本不懂葡萄酒、却抱定要做中国最好的葡萄酒的理想,回想起来真是“无知者无畏”。早期,怡园酒庄上上下下所有的员工没人懂葡萄酒。但大家有理想,不懂可以学,在追求质量上,怡园人一直是不辞辛苦、不惜工本的。
怡园不炒作、不玩花招,实实在在,总是会有人欣赏。产品推出几年,业内有了点小名气。半岛酒店、香格里拉等几家酒店用怡园的酒贴牌当店酒;以挑酒严格、专业着称的国泰航空也选上怡园葡萄酒作机上用酒;这些亮点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国内的葡萄酒专家如马会勤、李德美、李华、郭松泉等专家、大腕都给怡园很高的评价。国内很多葡萄酒爱好者、各界名人不但消费我们的产品,还给我很多鼓励和建议。我也因葡萄酒交了很多的好朋友。
初期推销怡园葡萄酒,我是赤膊上阵拿着样品,硬着头皮到处找人试。许多人一听到山西出产的“杂牌”酒已经先皱眉头。有些人不但满脸不屑,还出言不逊,起初很令我受伤,渐渐我完全能平静地接受各种评论。
入了这一行,我没少喝世界各地的葡萄酒,喝多了自然也懂了一些。虽然怡园葡萄酒得到很多好评,但我心里明白,和世界上第一流的葡萄酒相比,差距还很大。
传媒形容中国葡萄酒产区最爱说“与波尔多同一纬度,是中国的波尔多。”这纯粹只是宣传,事际上中国相近的纬度没有波尔多那样夏天干燥,冬天温暖潮湿的天气。在山西葡萄越冬必须埋土,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使得山西的葡萄成本不低。这些不利因素,使我曾经怀疑中国能否出好酒,甚至担心中国根本不适合做葡萄酒。但怡园没有退路,我只有以“不见黄河心不死”之心,指望陈芳带领怡园人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路生路,创造奇迹。
不久前我到酒庄,几位专家在试酒,我也凑热闹品了几种酒,入口竟有惊艳的感觉,一时激动得禁不住眼角有点湿润。
陈芳说得好,“希望有一天,人们品了怡园葡萄酒能喝出是中国山西的好酒,那时怡园才是成功的。”要做出山西风格的好葡萄酒已经很难,要让消费者认同山西风格的美好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我才明白十多年前,欧洲一家名庄庄主请吃饭时调侃“做葡萄酒不难,难只难在头二百年。”
路漫漫,怡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道是无晴却有晴
我有一位好朋友,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不止一次对我说:“搞企业聪明才智不如选对行业。选对行业,躺着都赚。”他这话非常正确,却刺痛我的心。
十几年来我们在葡萄酒上太投入,眼看别人挖煤、搞房地产赚得盘满钵满,我也眼红。陈芳工作勤奋,她的才智也在怡园酒庄得到了证明,哈佛商学院把怡园经营当实例教材,陈芳还获得过安永企业家奖。我是又高兴,也很纠结,自责把女儿引到这条路上。我多次想如果女儿到其它行业去发展,不会那么艰难,成就可能会更大。
在怡园二十周年之际,我梳理一下投资怡园的得失,今天怡园在山西的表现不就是当年我追求的理想吗!
怡园酒庄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陈芳的努力,反过来也可以说怡园成就了陈芳今天的成功。
怡园酒庄是我家的骄傲、是我家的名片。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事业能把企业和生活如此精彩地结合。
我十二岁的小孙女陈德宁,几年前就说将来要接妈妈的班。中国人最重视家传,想到继陈芳之后,陈德宁会接着书写怡园的故事,我好像已经在时光隧道中看到百年怡园,这个酒庄将会更加美丽 。
想到这里我告诉自己,怎可吝惜在怡园花的心血和时光;又怎能只用金钱的多少来评价怡园二十年!
结束语
朋友问我:“为何许多大老板到怡园酒庄会真心地称赞这摊不大的生意?"
我不谦虚地回答:“酒庄不大却很精细,人人都希望中国有更多这样的企业;酒庄的成就浸透着怡园人的坚韧与智慧,这点从市场经济中拼杀出来的企业家最能明白;怡园人义无反顾地一直走在创品牌、做精品的漫漫长路上,怡园的精神更是赢得人们的尊重。”
编译: 吴嘉溦 / Sylvia Wu
DecanterChina.com刊登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于Future plc。未经Decanter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方法对该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转载及传播。
DecanterChina.com官方媒体合作伙伴(查看“关于我们”)在与Decanter签订媒体合作协议后可对一部分内容进行转载。联系china@decanter.com咨询如何成为DecanterChina.com官方媒体合作伙伴。
评论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