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葡萄酒的新功夫

作者:

或行云流水,或孔武有力——葡萄酒与中国功夫,也许有不少共通之处也未可知。打个比方,澳大利亚的老藤西拉是哪种“功夫”?听听小皮老师在其中领悟的“武功绝学”。

图片:奔富葡萄园的袋鼠们,奔富版权图片
图片:奔富葡萄园的袋鼠们,奔富版权图片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在上海举办的一场葡萄酒大师班。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兰顿分级的联合创始人、葡萄酒大师 (MW) Andrew Caillard先生带着我们品鉴了13款澳洲有收藏价值的顶级葡萄酒,其中包含了澳洲最著名的奔富葛兰许(Penfolds Grange)

那些酒有多好喝,我就不说了,我想讨论的是一个观点,一个我曾经也被说服过的观点,就是:澳大利亚葡萄酒“殊途同归”。这句看似褒奖的话,其中本意是指澳大利亚葡萄酒大同小异,许多酒喝下来并没有自己的风格,无论是设拉子还是赤霞珠还是霞多丽,似乎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更成熟、更浓郁、更强劲。

做为专业人士,我觉得我们很容易从气候、土壤、酿酒技术上找到证据去辩驳这个观点。只是,我在思考,消费者是否能够理解并且体会我们的“良苦用心”?而我们自己,又是否真的可以用品鉴来说服我们自己的味蕾?

而这次,我想我从里到外都全部被说服了,从此澳大利亚在我心中的形象变的清晰而有棱角,从一颗“圆球”变成了一只刺猬。

首先,Yeringberg的赤霞珠纤细高雅而有着泥土的芬芳,到Petaluma库拉瓦拉(Coonawarra)赤霞珠粉嫩、复杂有层次,再到健壮、精干有强大陈年潜力的Howard Park Abercrombie,每一款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又很难说像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尤其是波尔多)的赤霞珠。尤其是在单宁结构上,这些酒或基于老藤,或基于酿酒力道的精准,都显示出有如中国太极一般的灵活和巧妙。

澳大利亚的国宝级葡萄品种设拉子(Shiraz)则表现出了极高的平均品质,要从一大堆“武林高手” 中脱颖而出非常的不容易。从当天的数款葡萄酒的表现上看,澳大利亚的酿酒师们似乎在逐渐放开对于葡萄酒的“控制”,或者说,起码他们想让喝酒的人感觉到更“自然”的一种表达。每一款酒都基于浓密的果实核心,一层一层的刷上鲜花、巧克力、胡椒、香料、咸肉、泥土等等,再次让我想起中国的太极,举重若轻,看似温柔,喝起来却有着排山倒海的力量。

这种表达方式相信和老藤特性也有密切关系,从Brokenwood的Graveyard Vineyard到Hardy’s的Eileen Hardy,到Tahbilk的1860 Vines,到Dalwhinnie的The Eagle,到St Hallett的Old Block最后到Langmeil的Freedom,这些澳大利亚设拉子装备起了这个世界上最珍贵、却无法复制的武器:时间,从而达到了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像极了金庸笔下的剑术大师风清扬。

风大师的一句话仿佛贴切的表达了澳大利亚老藤设拉子的酿造哲学:“剑术之道,讲究行云流水,任意所至”。

这种看似不经意的风格,其实因为附加了时间刻度,从而变的不可复制、甚至不可琢磨,自然也就推翻了所谓的“殊途同归”理论:因为连酿酒师自己都不知道将来他的葡萄酒会是怎样一个状态,又往哪儿去“归”呢?

最后,整场品鉴会下来,唯一一款我没有理解的葡萄酒是d’Arenberg Dead Arm Shiraz,一如既往的强劲有力,仿佛要把饮酒人一掌推开,练的是中国武术中的硬把式。谁要是见到了Chester Osborn,能帮我捎去我的不解吗?

编译: 吴嘉溦 / Sylvia Wu

DecanterChina.com刊登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于Future plc。未经Decanter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方法对该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转载及传播。

DecanterChina.com官方媒体合作伙伴(查看“关于我们”)在与Decanter签订媒体合作协议后可对一部分内容进行转载。联系china@decanter.com咨询如何成为DecanterChina.com官方媒体合作伙伴。

评论

Your_name: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