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说酒__一个中国酿酒师眼中的葡萄酒
如果你第一次在冬天访问中国北方地区的葡萄园,或许会纳闷:葡萄树哪里去了?(图1)
由于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极端寒冷,葡萄藤必须被加以保护才能存活下来,否则就会被冻死。通常,最有效而容易实现的方法是将葡萄藤掩埋于土壤之中。这对于葡萄园管理者而言是一项宏大的工程。
中国研究葡萄的科学家认为,冬季极端气温是否低于-17°C,是葡萄在冬季是否需要埋土的分界线。在中国地图上,这条线东起山东的莱州,向西经过济南、河南新乡、山西晋城、临猗、陕西大荔、泾阳、乾县、宝鸡、甘肃天水,然后向南至四川平武、马尔康以及云南丽江一线。处于这条线以北地区的葡萄园,需要根据距离这条线的远近(其实是说当地气温的高低)进行厚薄程度不同地埋土。
埋土不是必须的,但是对葡萄藤加以保护确实是必须的,只是目前尚未找到更简便有效的办法。在中国北方气候条件下,葡萄藤需要两个方面的保护:首先是防止低温冻害,其次是防止枝条过度失水。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耐冻能力特别强的山葡萄(Vitis amurensis)在寒冷中国东北可以自然(不用特殊保护)越冬,但是引种到西北相似气温地区却难以存活下去——因为西北地区冬季除了寒冷,还极其干燥,而在同样寒冷的东北地区,由于地表有积雪覆盖,葡萄枝条水分容易保持。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2003年在中法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中法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项目中的法国专家认为:这里种植的葡萄种苗全部来自法国,并且是经过嫁接的葡萄苗,或许这些葡萄苗可以抵御这里的严寒;当地的专家并不认同,甚至还发生了辩论。最后达成了这样一个方案:选取一行葡萄,不进行传统的冬季埋土,测试一下葡萄树的抗寒能力。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那可就解决了中国葡萄种植中的千年难题!
实验由我具体操持。这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将葡萄藤埋土后,用作实验的葡萄树不进行埋土操作,让其如同其他的野生植物一样,留在露地中放任“生长”,开春后每2周采收一批大约带有20个芽的枝条,将枝条置于室内插水中,进行萌芽实验。(图2)
实验结果令人很沮丧:在寒冷的2月,经过一个冬天自然冷冻的葡萄枝条萌芽情况良好,但是到土壤开始解冻时,枝条的萌芽率开始下降,直到3月底葡萄开始出土时,实验枝条的萌芽率极其显著地降低。由此看来,在这个地区,冬天的严寒没有冻死枝条上的芽眼,反而在气温回升、枝条解冻后失水造成芽眼死亡。
冻害不是葡萄藤在冬季面临的全部风险,干燥的空气抽干枝条中存储的水分也是另外的一种风险。由于中国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雨热同季,如果夏季雨水过多,葡萄病害防控任务艰巨,因此酿酒葡萄主要种植在夏季干燥的中国华北、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但是这些地区冬季寒冷而干燥,是种植葡萄另外的障碍。
千百年以来,欧洲葡萄农享用葡萄美酒之时,中国葡萄农却在战天斗地。在“全球变暖”没有变得充分“暖”之前,我们在采用传统的埋土防寒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替代的方法——很不幸的是,中国大部分葡萄种植者目前还是要忍受“下架-埋土-出土-上架”而带来的管理成本。这部分费用占据了葡萄园全年1/3的管理费用!而这部分开支在世界其他葡萄园是不存在的。
此项操作成了制约酿酒葡萄园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的主要瓶颈。这种操作难免地会给树体带来一定的机械损伤;由于埋土的制约很多田间机械化作业难以开展;为了能获得足够的土掩埋葡萄藤,葡萄种植密度很稀,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老龄树藤掩埋更是困难,因而可以想象:老龄树藤所带来的效应因“埋土”的操作而降低了。
自3月初新疆焉耆盆地酿酒葡萄开始出土上架,3月中北京房山地区、3月底河北怀来、昌黎地区、4月初宁夏地区、4月中甘肃武威、新疆玛纳斯地区,到4月底吉林地区陆续完成了葡萄出土上架的工作,而山东、云南等地不需要埋土的地区,葡萄早已经萌芽,其中云南德钦地区(轩尼诗香格里拉酒庄)美乐葡萄已经进入花序分离期。
困难再大,日子还是要过的,大家又开始祈祷/憧憬一个新的年份的开始。
DecanterChina.com刊登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于Future plc。未经Decanter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方法对该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转载及传播。
DecanterChina.com官方媒体合作伙伴(查看“关于我们”)在与Decanter签订媒体合作协议后可对一部分内容进行转载。联系china@decanter.com咨询如何成为DecanterChina.com官方媒体合作伙伴。
评论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