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us voulez votre pain tranché madame?”几乎每个周末,我家附近的面包店主都要问我这个问题——面包要不要切片?
在法国,切片面包里蕴含的意义超出你的想象。因为大部分的面包都以经典的法棍(baguette)形式售卖,切片面包在这个拥有最多美食家的国度显得有点太干净、太容易吃了。
每年期酒周临近时,我都会想起这件事。按“片”——或者“tranches”——分批出售,是整个期酒系统的核心所在。这个理念十分简单:酒庄分阶段发售他们的葡萄酒,第一“片”往往是价格最吸引人的,之后的每一批价格都要比上一批高一点。精明的人会把钱投在最便宜的第一批上,因为这时期酒投资带来的潜在收益一定是最高的。但是就像我和店主在面包房里的对话一样,这种看似简易易懂的销售方式之下隐藏了许多方面的问题,带来的影响超乎想象。
理论上而言,酒庄发布的第一批酒是整个期酒系统里最诱人的部分。事实上,这也是唯一与葡萄酒爱好者直接相关的部分:人们提早给那些两年后才能送到的葡萄酒付钱,作为回报,他们能获得更好的价格。如果安排得当,按批发售葡萄酒能给市场制造更加兴奋的气氛,让人们更有购买的动力。但是最近这种模式却受到了打击——特别是2010年,众多酒庄都先后发布了三到四批的葡萄酒,一步步把价格推到了让人目眩的地步。整个分批销售的系统由此从内部四分五裂,因为任何购买了之后几批的人都要承受巨大的损失;酿酒商们赤裸裸的贪婪从分批逐步飙升的价格中暴露了出来。
那么,是否可能或者应该让这种系统复活呢?而且最重要的是,消费者怎样才能买到这梦幻的“第一片”呢?
这有点复杂。首先每个酒庄都有不同的做法,有些则根本不肯参与其中。
柏菲酒庄(Château Pavie)的Gerard Perse通常简单行事:他在期酒周首先发售一批葡萄酒,约占产量的50%;两年后装瓶时,再把剩余的所有产量作为第二批发售出去。第二批比第一批要贵20%。“我一直遵循这个做法。”他对我说,“在我看来这合情合理。因为一些消费者希望以更实惠的价格更早购买,有些消费者则求方便,希望用高一些的价格买下已经装瓶、马上就能发货的葡萄酒。”
其他酒庄,比如靓茨伯酒庄(Lynch Bages),则定下了规矩,将所有期酒——相当于他们85%的产量——都在同一批发售。余下的15%则在酒庄陈年数年后才分小批投放市场,价格视当时的市场行情而定。不过对于2013年份,靓茨伯酒庄以非常合理的价格(中间商价格50欧元/瓶)发售了数量很少的一批期酒(酒庄拥有者Jean-Charles Cazes不肯告诉我酒庄究竟将多少期酒投放市场,不过多家酒商都证实了他们得到的份额比前一年份降低了大约65%,你可以自己作出结论),也因此抢占了不少新闻媒体的头条。这个价格比2012年份降低了17%。虽然仍然算不上便宜,但和市面上的其他期酒相比,却是十分公道的价格;而且和只投放一小批酒、借货源稀缺伺机叫出高价的做法截然相反。
“要我自己去寻找一款酒,而不是等中间商来把酒卖给我,这在过去的三年里可能是头一次。”伦敦酒商Berry Bros & Rudd高档葡萄酒采购经理Max Lolondrolle说道。“而且他们没有再投放第二批,这是很明智的做法,因为给市场带来了紧张的气氛,对消费者而言也是好事,因为市面上再找不到价格便宜的2013年份靓茨伯了;如果他们买到了一些,那他们的投资就是稳赚不亏的。”
Cazes表示这个战略“仅此一回”,以应对期酒的疲软市场。他指出酒庄有意回归他们原本集中一批销售大量期酒的做法,“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尽早令我们的酒进入市场。我们的理念是不在酒庄里屯积葡萄酒,也无意人为制造价格的涨跌。”
这个决定可不好做。传统的观点是,如果你的名声足够令人们兴奋,或者某个年份格外优秀、市场需求旺盛的话,那么可以将期酒分成多批发售:用第一批来测试价格是否合适,然后一路向市场可以承受的最高价格攀升。我采访的酒庄当中,几乎所有人都说近年来他们只对2000年份、2005年份、2009年份和2010年份采取了这个策略。只有1855年列级一级酒庄才常规地使用这种逐步加价的系统——不过他们也告诉我他们的销售策略是敏感的商业信息,不便透露。
在我看来,按批销售系统只适合用来给予买家回报。2010年份已经显示出,令价格逐步飙升的是酒庄,而非消费者——而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对于2013年这样的年份,柏菲酒庄的Gerard Perse,或者靓茨伯酒庄采取的策略要好得多。用很好的价格投放相当数量的一批期酒,等过一段时间(我很喜欢酒庄在装瓶时开始销售的做法——因为这时酒庄正希望把他们的酒窖清空一部分)再以稍高的价格卖出剩下的葡萄酒。简单的两步,却能给予早购买者切实的回报。与此同时,一定要让消费者有机会获得最低的价格——中间商和酒商们经常把存货留在手中,直到酒庄放出所有批次,最后再以平均价格卖给终端消费者——这么一来,分批销售就变得毫无意义,对于葡萄酒消费者而言也是一种故意的欺骗。
“理想情况是,酒庄在期酒周时用很好的价格发布一个年份,然后他们就再也不以同样的价格销售葡萄酒了。”宝玛酒庄(Palmer)总经理Thomas Duroux说道,“如果他们还用同样的价格销售装瓶后的葡萄酒,那就证明分批销售没有发挥作用。”
(编译:吴嘉溦/Sylvia Wu)
专栏作家简介
Jane Anson是Decanter驻波尔多记者,1994-1997年曾在香港居住,从2003年起长居波尔多。著有讲述波尔多一级庄历史的《波尔多传奇(Bordeaux Legends)》(由Editions de la Martiniere于2012年10月出版)。在著作《葡萄酒鉴赏(The Wine Opus)》以及《1000种质优价廉的葡萄酒(1000 Great Wines That Won’t Cost A Fortune)》中负责波尔多及法国南部地区部分的撰写(两书分别由Dorling Kindersley出版于2010及2011年)。Anson同时是《米其林法国葡萄酒产区指南(Michelin Green Guide to the Wine Regions of France)》的作者之一,并每月为香港南华早报撰写葡萄酒专栏。波尔多学院认可葡萄酒讲师,伦敦大学学院出版专业硕士。 *书名均为意译
- 关注我们的微博帐号 @Decanter醇鉴 -
DecanterChina.com刊登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于Future plc。未经Decanter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方法对该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转载及传播。
DecanterChina.com官方媒体合作伙伴(查看“关于我们”)在与Decanter签订媒体合作协议后可对一部分内容进行转载。联系china@decanter.com咨询如何成为DecanterChina.com官方媒体合作伙伴。
评论
提交评论